寎字康熙字典熱度:44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bǐng,bìng,【漢字註音】ㄅㄧㄥˇ

【語音朗讀】

【寅集上】【宀】【寎字五行屬】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韻】皮命切【集韻】陂病切,𠀤音柄。

【說文】臥驚病也。一曰多寐也。

【爾雅·釋天】三月爲寎月。

又【廣韻】兵永切【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義同。 【集韻】或作窉。


考證:〔【爾雅·釋歲】三月爲寎月。〕 謹照原書釋歲改釋天。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寎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㝱部

楷書

寎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寎
中国大陆
台湾 寎
台湾
香港 寎
香港
韩国 寎
韩国
旧字形 寎
旧字形

寎字說文解字

【卷七】【㝱】

『說文解字』

臥驚病也。从㝱省,丙聲。皮命切

『說文解字注』

(寎)臥驚病也。以曡韵爲訓。爾雅三月爲寎月。作此字。从㝱省。丙聲。皮命切。古音在十部。

寎字解釋

寎字基本屬性

  1. 寎的部首:宀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jvmb

  2. 四角號碼:30227鄭碼查詢:wdloBig5編碼:D8D6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BC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窉

寎字基本含義

1. 寎 [bǐng]2. 寎 [bìng]

寎 [bǐng]
  1. 農曆三月的別稱。

  2. 睡覺多;老想睡覺。

寎 [bìng]
  1. 古書上說的一種臥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