謼字康熙字典熱度:46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hū,【漢字註音】ㄏㄨ

【語音朗讀】

【酉集上】【言】【謼字五行屬】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荒故切,呼去聲。

【說文】𧦝,謼也。

【廣韻】號謼也。

【前漢·息夫躬傳】仰天大謼。

【集韻】或作嘑。

又姓。

【前漢·功臣表】下摩侯謼毒尼。

【霍去病傳】作呼毒尼。

又【前漢·天文志】鬼哭若謼。

【評林字例】謼,古呼字。

【韻會小補】漢書內,呼字皆去聲。

又【玉篇】【廣韻】荒烏切【集韻】【正韻】荒胡切,𠀤音呼。與虖同。大叫也。

【爾雅·釋言】號謼也。

【註】今江東皆言謼。

【疏】謂叫謼也。

【前漢·王莽傳】欲謼邑與計較。

又【集韻】虛交切,孝平聲。與詨同。

【前漢·灌夫傳】謼服謝罪。

【師古註】謼,古呼字。若謂啼爲謼服,則謼音火交反,服音平卓反。○按《正字通》作平聲轉去聲,入暮韻。《說文》止有荒故切。諸韻書去聲內有謼字,與呼同。平聲內虖字或作謼,自應以去聲爲正。又【前漢·天文志】作去聲讀,《灌夫傳》又作平聲讀,𠀤古呼字。兩字疑古皆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謼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言部

睡.日甲33背(隸)

老子甲後324(隸)
西漢

導引圖(隸)
西漢

楷書

謼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謼
中国大陆
台湾 謼
台湾
香港 謼
香港
日本 謼
日本
韩国 謼
韩国
旧字形 謼
旧字形

謼字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𧦝謼也。从言虖聲。荒故切

『說文解字注』

(謼)𧦝也。依韵會訂。此與口部嘑異義而通用。大雅崔本。式號式謼。从言。虖聲。荒故切。五部。

謼字解釋

謼字基本屬性

  1. 謼的部首:言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yrypd

  2. 四角號碼:01649鄭碼查詢:simuBig5編碼:F0E2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B3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口、乎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詨諕呼呼 詨 諕

謼字基本含義

  1. 古同“呼”,大聲叫號:“一夫大~,天下響應者,陳勝是也。”

  2. 古同“諕”,驚嚇。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