叜字康熙字典熱度:120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ǒu,【漢字註音】ㄙㄡˇ

【語音朗讀】

【子集下】【又】【叜字五行屬】

【子集下】【又字部】

【唐韻】【集韻】𠀤古文叟字。註詳八畫。

【說文】老也。从灾,又聲。灾者,衰惡也。

【廣韻】老叜。

【集韻】或作𡨎𠋢傁。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7

叜字的甲骨文


前4.28.7合5624賓組

前4.29.1合4634賓組

前4.29.2合18174賓組

後2.4.10合18175賓組

京都278B合8185賓組

甲788合34272歷組

乙210合21962

乙322合20112𠂤組

掇2.159合33747歷組

京都629合18176

叜字的象形文

讀音:sōu


甲骨文1;

甲骨文2;

說文籀文;

小篆搜;

小篆𠊯;

小篆叟;

隸書搜;

隸書叟

讀音:sōu

“叜” 的本義是“搜” 。 甲骨文寫作“”。 上邊的“” (宀,讀mián)是屋穴形, 下邊的 “”是手持火炬形, 會意舉火照明在屋穴內搜索。 “說文籀文” 和小篆3字形近似, 寫作 “” ; 同時加 “人” 旁作“” , 成為 “從人, 叟聲” 的形聲字, 即男性老人“叟” 。 《說文》: “叜(叟), 老也。 ” 另加 “扌”旁, 作 “” (搜) , 恢複“叜 (叟)”字本義。 《說文》稱: “求也。 ”隸書分別寫作“” , 已是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叜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叜
中国大陆
台湾 叜
台湾
韩国 叜
韩国
旧字形 叜
旧字形

叜字說文解字

【卷三】【又】

《說文解字》

老也。从又从灾。闕。𡨎,籒文从寸。𠋢,叜或从人。穌后切〖注〗叟。

《說文解字注》

(叜)老也。㬪韵。方言曰:𠊯、艾,長老也。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𠋢,或謂之艾。从又灾。鉉本作從又,從灾。闕。按此有義有音,則闕者謂從又灾之意不傳也。玄應曰:又音手。手灾者,衰惡也。言脈之大𠊱在於寸口。老人寸口脈衰,故從又從灾也。此說葢有所受之。韵會引說文從又灾。灾者,衰惡也。葢古有此五字,而學者釋之。穌后切。三部。今字作叟,亦未聞其說。

(𡨎)籒文从寸。

(𠊯)叜或从人。今左傳如此作。

叜字解釋

叜字基本屬性

  1. 叜的部首:又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jfe

  2. 四角號碼:30407鄭碼查詢:wdux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3D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叟

叜字基本含義

  1. 古同“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