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字康熙字典熱度:517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mào,【漢字註音】ㄇㄠˋ

【語音朗讀】

【酉集中】【豸】【貌字五行屬水】

【酉集中】【豸字部】

〔古文〕𧳒【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𠀤音𩛨。

【說文】皃,頌儀也。从人,白面,象人面形。籀文从豹,省作貌。

【書•洪範】五事,一曰貌。

【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

【註】或謂委貌爲𤣥冠。

【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又【史記•游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

【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

【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

【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

【唐書•后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遠也。

【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

【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䫉。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8

貌字的字形演變


皃斝(金)
商代晚期

郭.五.32(楚)

說文籀文

說文‧皃部

說文或體

老子甲後249(隸)
西漢

老子甲後276(隸)
西漢

銅華鏡(隸)
西漢

楷書

貌字的象形文

讀音:mào


甲骨文;

金文1;

金文2;

說文籀文;

小篆皃;

小篆貌;

小篆貌;

隸書

讀音:mào

麵貌的 “貌”字甲骨文、金文均寫作“”上邊是“白”字, 是人麵的概括形,下邊是 “人”字。古人也認為,麵白的人為好看的容貌。《說文》: “皃,頌儀也。從人,白象麵形。” 金文2、“說文籀文” 分別寫作“” , 增加了動物“馬”或“豸”字, 使麵貌的含義擴大到了動物。小篆除將“皃”保留下來作為本字外,另按“說文籀文”的結構將“皃”改為“頁” (古文字中表示人麵的字) ,於字義不悖。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貌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貌
中国大陆
台湾 貌
台湾
香港 貌
香港
日本 貌
日本
韩国 貌
韩国
旧字形 貌
旧字形

貌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貌”字头,请参考“皃”字:)

【卷八】【皃】

《說文解字》

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䫉,皃或从頁,豹省聲。貌,籒文皃从豹省。莫教切

《說文解字注》

(皃)頌儀也。頁部曰:頌,皃也。此曰皃,頌儀也。是爲轉注。頌者今之容字。必言儀者,謂頌之儀度可皃象也。凡容言其內,皃言其外。引伸之,凡得其狀曰皃。析言則容皃各有當,如叔向曰貌不道容是也。絫言則曰容貌,如動容貌斯遠暴慢是也。从儿,白象面形。上非黑白字,乃象面也。莫教切。二部。凡皃之屬皆从皃。

(䫉)皃或从,豹省聲。按此葢易籒文之皃爲頁。

(貌)籒文皃,从豸。大徐本作从豹省。今字皆用籒文。

貌字解釋

貌字基本屬性

  1. 貌的部首:豸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bhhau

  2. 四角號碼:26212鄭碼查詢:pqnrBig5編碼:BBAAgb2312碼:C3B2

  3. uni-code:基本区 U+8C8C首尾分解:豸皃部件分解:豸白儿

  4.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邈皃貇皃㒵䫉𧳖㒵 㹸 䫉 皃 貇 邈 𧳒 𧳓 𧳖 𨉍 𨓅 皃㒵䫉𧳖

貌字基本含義

1. 貌 [mào]

貌 [mào]
  1. 麵容:麵~。容~。~相。以~取人。

  2. 外表的樣子:禮~。~合神離。道~岸然。

  3. 外觀:全~。

  4. 古書注解裏表示狀態、樣子,如“飛貌”指飛的樣子。

  5. 描繪,畫像:“命工~妃於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