媵字康熙字典熱度:213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ìng,【漢字註音】ㄧㄥˋ

【語音朗讀】

【丑集下】【女】【媵字五行屬木】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證切,音孕。

【說文】送也。

【釋文】古者同姓娶夫人,則同姓二國媵之。

【釋名】三品曰姬,五品曰媵。

【左傳·成八年】凡諸侯嫁女,同姓媵。

又飮爵亦曰媵。

【儀禮·燕禮】主人媵爵于賓。

【註】先飮一爵,後一爵從之也。

又凡送皆曰媵。

【楚辭·九歌】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子。

又寄物爲媵。本作𦩩。

【揚子·方言】𦩩,寄也。从月。俗从月,非。 一作𠊶。月字从冂內冫。


考證:〔【楚辭·九歌】彼滔滔兮來迎。〕 謹照原文彼改波。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媵字的金文


季宮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572

匚君壺春秋集成9680

媵字的象形文

讀音:yìng


甲骨文𠈫;

金文媵;

金文媵;

金文媵;

金文媵;

金文媵;

金文塍;

金文塍;

金文塍;

金文賸;

金文賸;

金文賸;

小篆𠈫;

小篆媵;

小篆塍;

小篆賸

讀音:yìng

“𠈫” 是 “媵” 的初文。 本指古時貴族陪嫁的女人, 開始屬丈夫的正式配偶,後地位下降如妾和奴仆,後引申凡陪嫁的奴仆都稱“媵” ,不再分男女。由於此字使用很長時期,字形發生很大變化,但基本字素變化不大。從金文到小篆均由雙手捧物、表示舟船(一說是盤形器皿)和表示財產的“貝” 及“女” 、“人”等組成,陪送之義十分明顯。表示陪嫁奴仆時專用“媵” 。從接受陪嫁的一方而言,自然有增加財產和出現賸(剩)的現象。因此《說文》 : “賸,物相增加也。” 又因陪送的物品有侍女、土地和錢幣, 所以字形中也出現了從土的 “” (塍) , 從女的 “” (媵), 從貝的 “” (賸)等寫法。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媵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媵
中国大陆
台湾 媵
台湾
香港 媵
香港
日本 媵
日本
韩国 媵
韩国
旧字形 媵
旧字形

媵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送也。𠈪今之媵字。釋言曰。媵、將、送也。周易。媵口說也。虞曰。媵、送也。燕禮。大射。媵觚于賓。鄭注。媵、送也。九歌曰。魚隣隣兮媵予。王注。媵、送也。送爲媵之本義。以姪娣送女乃其一耑耳。公羊傳曰。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是也。今義則一耑行而全者廢矣。从人。灷聲。今形从女者、由一耑之義獨行故也。灷、許書無此字。而送𠈪朕皆用爲聲。此亦許書奪屚之一也。以證切。六部。朕送二字古音當亦在六部也。吕不韋曰。有侁氏㠯伊尹𠈪女。吕氏春秋孝行覽本味篇曰。湯於是請取婦爲婚。有侁氏喜。以伊尹爲媵送女。爲送二字。乃後人所𡚶增。許所據不如是。凡許引吕氏春秋。皆直書吕不韋曰。此與爝下是也。惡其人也。古文㠯爲訓字。訓與𠈖音部旣相距甚遠。字形又不相似。如疋足、屮艸、丂亏之比。今按訓當作揚。由揚譌詠。由詠復譌訓。始則聲誤。終則字誤耳。檀弓。杜蕢洗而揚觶。注云。舉爵於君也。禮揚作媵。揚、舉也。媵、送也。揚近得之。據此知禮經作媵。記作揚。媵爲古文揚字。燕禮。媵觚於賓。注云。讀或爲揚。葢禮家舊讀媵爲揚。許亦用禮家舊讀說也。若今文禮媵作騰。騰正與揚義協。

媵字解釋

媵字基本屬性

  1. 媵的部首:女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bfqv

  2. 四角號碼:79244鄭碼查詢:quzmBig5編碼:DCF9gb2312碼:EBF4

  3. uni-code:基本区 U+5AB5首尾分解:月女部件分解:月女

  4.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㑞 𠈪 𠊶 𡟒 𦩩 𠈫

媵字基本含義

  1. 古代指隨嫁,亦指隨嫁的人:“妃嬪~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2. 古代稱姬妾婢女:妾~。~侍。

  3. 送,相送:“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