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餗”指鼎中的食物。《說文》: “餗,鼎實(食)。惟葦及蒲。”這裏是說鼎裏的食物包括嫩葦芽(蘆荀)和蒲草的可食部分。 甲骨文寫作 “、、 、、、 ” , 一邊是裝有食物的食器, 一邊是表示編製、纏束和索求的“索” , 當是為祭祀神主而煮食蔬菜的一種方式。金文寫作“” , 右邊是素食的“素” ,更可證明所煮食物為蔬菜。小篆劃分為兩個字: 一個隨甲骨文結構將“索”變為“束” , 寫作“” ; 一個由冒熱氣的“鬲” (三足食器。見“鬲”釋文插圖)和迅速的“速”組成的“” 。煮熟蔬菜肯定比煮熟肉食要迅速,字義彰顯。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
『說文解字注』
𩱫或从食束。束聲。
餗的部首:食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oidl
四角號碼:85796鄭碼查詢:oxfjBig5編碼:E8C4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9917首尾分解:飠束部件分解:食束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𩱫𢐌𢐌 𩞌 𩞍 𩞕 𩞸 𩱖 𩱫 𫗧𩱫𢐌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後泛指美味佳肴:“奇珍異味天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