媰字康熙字典熱度:40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ú,zòu,【漢字註音】ㄔㄨˊ

【語音朗讀】

【丑集下】【女】【媰字五行屬】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仕于切【集韻】【韻會】崇芻切,𠀤音雛。嫠婦也。

【淸河王誄】惠于媰孀。

又【集韻】窻兪切,音芻。女名。

又甾尤切,音鄒。義同。

又逡遇切,音娶。姓也。

又側救切,音皺。好貌。

又仄遇切。同𡦅。婦人妊娠也。

又鉏救切。同。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媰字的字形演變


亞酉凶兇媰鐃(金)
商代晚期

說文‧女部

楷書

媰字的金文


亞酉凶兇媰鐃商代晚期集成399

媰字的象形文

讀音:chú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

小篆;

隸書

讀音:chú

“媰”字一般解釋為女人懷孕。《說文》: “媰,婦人妊身也。”但從字形看,應該是女人臨產前刈草墊於下身,此習俗在近代農村仍有沿用。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分別寫作“” ,字形略異,但左邊均為一女人形, 右邊是用手拔草的形狀。隸書寫作“” , 雖成今文, 但結構未變。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媰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媰
中国大陆
台湾 媰
台湾
香港 媰
香港
韩国 媰
韩国
旧字形 媰
旧字形

媰字說文解字

【卷十二】【女】

『說文解字』

婦人妊身也。从女芻聲。《周書》曰:“至于媰婦。”側鳩切

『說文解字注』

(媰)婦人妊娠也。娠各本作身。今依廣韵十虞正。廣雅曰。媰、㑗也。从女。芻聲。側鳩切。古音在四部。周書曰。至于媰婦。梓材文。今作屬婦。許所據則壁中文也。崔子玉淸河王誄。惠於媰、孀。亦取諸古文。

媰字解釋

媰字基本屬性

  1. 媰的部首:女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vpuu

  2. 四角號碼:47427鄭碼查詢:zmrzBig5編碼:DCFA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AB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㑳 㛀 𡦅

媰字基本含義

1. 媰 [chú]2. 媰 [zòu]

媰 [chú]
  1. 婦女懷孕:“至於~婦。”

媰 [zòu]
  1.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