滀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滀的基本解釋
滀
【繁體漢字】滀,【漢語拼音】chù,xù,【漢字註音】chù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滀字五行屬水】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𠀤音蓄。水聚也。
【木華·海賦】𣽴濆淪而滀漯。
【註】滀漯,攢聚貌。
又【莊子·大宗師】滀乎進我色也。
【註】色憤起貌。
又急意。
【後漢·公孫瓚傳】滀水陵高。
【註】滀喩急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3
滀的部首:水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eyvw
四角號碼:30163鄭碼查詢:vszkBig5編碼:DE47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EC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形声;从氵、畜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異體字:傗
1. 滀 [chù]2. 滀 [xù]
積聚:“鏡湖~眾水。”
鬱結:“夫忿~之氣,散而不反。”
湍急:“~水高陵。”
〔~仕〕越南地名。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憞𣶄踈趵㭽毿𥮞䓅幃𧜪𥎐𤎁螰𪁈𡄉𢑨㾌𩴩𠵰㗨𧒔𠚖衭䆓焀𣰛洌𩆶唯㟾𡏶嘩𣝓講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