縑字康熙字典熱度:40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iān,【漢字註音】ㄐㄧㄢ

【語音朗讀】

【未集中】【糸】【縑字五行屬】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𠀤音兼。

【說文】幷絲繒也。

【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

【前漢·外戚篇】媪爲翁須作單縑衣。

【註】縑,卽今之絹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9

縑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糸部

江陵十號漢墓木牘六(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縑字的象形文

讀音:jiān


金文1;

金文2;

秦簡;

小篆兼;

小篆縑;

漢帛書;

隸書

讀音:jiān

“兼”字用一手持兩株禾表示同時把握兩件東西或涉及、辦理兩件事。《說文》: “兼,並也。從又持秝(讀lì)。兼持二禾。” 金文、小篆寫法近似, 分別作“” , 正是兩隻手抓握住兩株禾的形狀。隸書寫作“” , 已不直觀, 成為今文。

“縑” 是用雙絲織成的絹。《說文》 : “縑,並絲繒也。” 小篆寫作“” 。 左邊的 “糸” (讀mì)表示絲纖維; 右邊的 “兼” 表示雙絲(兩股絲)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縑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縑
中国大陆
台湾 縑
台湾
香港 縑
香港
日本 縑
日本
韩国 縑
韩国
旧字形 縑
旧字形

縑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幷絲繒也。从糸兼聲。古甛切

『說文解字注』

(縑)幷絲繒也。謂騈絲爲之。雙絲繒也。呂氏春秋。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襌緇也。以襌緇當紡緇。子豈有不得哉。任氏大椿曰。襌緇卽單緇也。余謂此紡卽方也。竝絲曰方、猶倂船曰方。此紡非紡之本義。後漢輿服志及古今注竝云。合單紡爲一系者同。此方絲所謂兼絲也。从糸。兼聲。形聲中有會意。古甜切。七部。

縑字解釋

縑字基本屬性

  1. 縑的部首:糸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vftxc

  2. 四角號碼:28937鄭碼查詢:zuxkBig5編碼:BFA1gb2312碼:E7CC

  3. uni-code:基本区 U+7E1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字;从纟、兼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缣

縑字基本含義

  1. 見“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