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字康熙字典熱度:366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uài,【漢字註音】ㄍㄨㄞˋ

【語音朗讀】

【丑集下】【大】【夬字五行屬】

【丑集下】【大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古邁切【正韻】古壞切,𠀤音噲。

【說文】分決也。

【易·說卦】兌上乾下夬。

【彖傳】夬,決也。剛決柔也。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

【正字通】字彙,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按《說文》叏从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从大,宜入大部,只可刪又部叏字訓註。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夬字的字形演變


前4.1.2(甲)

甲449(甲)

包2.260(楚)

望2.2(楚)

說文‧又部

睡虎地簡18.158(隸)

老子甲43(隸)
西漢

縱橫家書125(隸)
西漢

熹.易.夬(隸)
東漢

楷書

夬字的象形文

讀音:jué


甲骨文1;

甲骨文2;

小篆夬;

小篆玦;

漢簡;

隸書

讀音:jué

“夬”是“玦”的初文。本指環形而有缺口的佩玉。《說文》: “玦,玉佩也。 ” 甲骨文1寫作“” , 象上下兩隻手收受或把玩一缺口的環形玉。 因其圓而不周(斷開)而成為絕交、訣別的象征物。此時屬會意字。甲骨文2寫作“” , 成一手持半圓物形。小篆在保留此意的基礎上加義符“玉”另製一“” ,成為“從玉, 夬聲”的形聲字。隸書以直筆方折寫作“”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夬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夬
中国大陆
台湾 夬
台湾
香港 夬
香港
日本 夬
日本
韩国 夬
韩国
旧字形 夬
旧字形

夬字說文解字

【卷三】【又】

『說文解字』

分決也。从又,象決形。古賣切〖注〗徐鍇曰:“コ,物也。丨,所以決之。”

『說文解字注』

(夬)分決也。易彖傳曰:夬,決也。剛決柔也。从又象決形。鍇曰:,物也。丨,所以決之。古賣切。十五部。

夬字解釋

夬字基本屬性

  1. 夬的部首:大部外筆畫:1筆畫總數:4倉頡號碼:dk

  2. 四角號碼:50800鄭碼查詢:xgdBig5編碼:C95B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92C首尾分解:乙大部件分解:夬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单一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決叏叏叏 𡗒 𢎹 決叏

夬字基本含義

  1. 分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