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扑
【繁體漢字】撲,【漢語拼音】pū,【漢字註音】ㄆㄨ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扑字五行屬水】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普木切,鋪入聲。與攴同。小擊也,打也。
【戰國策】若扑一人,若捽一人。
【史記·刺客傳】高漸離舉筑扑秦皇帝,不中。
又杖也。
【書·舜典】扑作教𠛬。
【傳】扑,榎楚也,不勤道業則撻之。
【禮·月令】司徒搢扑北面誓之。或作撲。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亦擊也。或作𢪊。
又【類篇】匹𠋫切,剖去聲。扣也。
又【集韻】拍逼切。同揊。見揊字註。
【說文】挨也。
【廣韻】相撲也。
又【增韻】踣也。
【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𢷏。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𠀤與攴同。小擊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杖也。與扑同。
【荀悅申鑒】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又【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
【註】未調習之馬。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撲”本指擊打。 《說文》: “撲,挨也。從手(扌),菐聲。”金文寫作“、 、 ” 。字形雖不統一, 但均有一表示仆人義的 “菐”字。 另一邊金文1、3為“戈” ; 金文2為“斤” (斧頭),都是武器形。既可會意由仆人(奴隸)組成的武裝,用作對外作戰,也可表示用武器擊打仆人(奴隸)。小篆在規範筆畫後寫作“” , 將戈或斤等武器改為“手” (扌)。今簡化字作“撲”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挨也。从手菐聲。蒲角切
『說文解字注』
挨也。撲與扑㯷、義皆別。今人溷之。廣韵一屋云。拂箸。今義也。从手。?聲。蒲角切。廣韵普木切。一部。
扑的部首:手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5倉頡號碼:qy
四角號碼:53000鄭碼查詢:didBig5編碼:A5B7gb2312碼:C6CB
uni-code:基本区 U+6251首尾分解:扌卜部件分解:扌卜
造字法:形声;从扌、卜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異體字:撲擈揊攴㩧 攴 揊 撲 擈 𢪗 𢷏
輕打,拍:~粉。~蠅。~打。
擊拂的用具:粉~。
衝:~滅。~救。
相搏擊:相~。~跌。
跌倒:~地。
伏:~在桌上看書。
杖,戒尺,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