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䖵” 在古文字中是個部首字。是昆蟲的 “昆” 的本字(古文字寫作 “䖵” ) , 是用二蟲表示很多蟲類。 甲骨文寫作 “、”; 金文寫作“” ; 小篆寫作 “” 。 字形不盡相同, 是不同時代的古人對自然界事物觀察和表達的方式不同, 但均是用兩個蟲形表示昆蟲。 《說文》: “䖵,蟲之總名也。 ”此字形至漢隸時雖有變化, 但仍用䖵字者很多。
“蠭” 是 “蜂” 的古字。 《說文》 : “蠭, 飛蟲蜇人者。 從䖵, 逢聲。 ” 這是對小篆寫作 “” 的解釋。 上邊是相逢的 “逢” , 既是讀音,也表示 “蠭” 在穿插飛行中經常相逢。 “說文古文” 寫作 “” , 上邊的“夆”是 “逢” 的初文,因此與小篆結構不悖。
“蠡” 本指樹木中的蛀蟲。 《說文》 : “蠡, 蟲齧木中也。 從䖵, 彖聲。 ” “說文古文” 、小篆寫作 “、 ” 。 下邊是形符“䖵” ; 上邊是表示野豬的 “彖” 。 合起來表示 “䖵” (蟲)像野豬一樣啃食樹木。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三】【䖵】
『說文解字』
蟲之緫名也。从二虫。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古魂切
『說文解字注』
(䖵)蟲之緫名也。蟲下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析言之耳,渾言之則無足亦蟲也。虫下曰:或行或飛,或毛或𧝹,或介或鱗。皆以虫爲象,故蟲皆从虫。而虫可讀爲蟲,蟲之緫名偁䖵。凡經傳言昆蟲,卽䖵蟲也。日部曰:昆,同也。夏小正昆小蟲傳曰:昆者,衆也,猶䰟䰟也。䰟䰟者,動也,小蟲動也。月令:昆蟲未蟄。鄭曰:昆,明也。許意與小正傳同。从二虫。二虫爲䖵,三虫爲蟲,䖵之言昆也,蟲之言衆也。古䰟切。十三部。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
䖵的部首:虫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lilmi
四角號碼:55136鄭碼查詢:iivvBig5編碼:gb2312碼:
uni-code:扩展A U+45B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