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袴
【繁體漢字】袴,【漢語拼音】kù,【漢字註音】ㄎㄨˋ
【語音朗讀】
【申集下】【衣】【袴字五行屬】
【申集下】【衣字部】
〔古文〕絝【唐韻】【集韻】【韻會】𠀤苦故切,音庫。
【急就篇註】脛衣也。
【釋名】袴,跨。兩股各跨別也。
【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郭註】今雹袴也。小袴謂之䘨𧘈。
【郭註】今𧝜袴也。
【又】齊魯之閒謂之䙭,或謂之櫳,關西謂之袴。
【禮·內則】衣不帛襦袴。
【王充·論衡】趙武藏于袴中。
又袴褶。
【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韝著袴褶,執鞭詣闕下。
【晉書·輿服志】袴褶之制,未詳所起。 【韻會】《馬韻》通㡁,《禡韻》通胯。
【正字通】兩股閒曰胯。通作跨。袴自是脛衣,必謂胯與袴同,無此事理。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6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脛衣也。从糸夸聲。苦故切
『說文解字注』
(絝)脛衣也。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㒳脛,古之所謂絝,亦謂之褰,亦謂之襗,見衣部。若今之滿當袴,則古謂之㡓,亦謂之幒,見巾部。此名之宜别者也。从糸夸聲。苦故切。五部。按此字疑當同胯𨀗作絝,今皆作袴。
袴的部首:衣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lkms
四角號碼:34227鄭碼查詢:wtbz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88B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絝 褲 𩊓 𫋾
同“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