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字康熙字典熱度:207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kuāng,【漢字註音】ㄎㄨㄤ

【語音朗讀】

【未集上】【竹】【筐字五行屬木】

【未集上】【竹字部】

【廣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曲王切,𠀤音匡。

【說文】飯器。

【篇海】盛物竹器也。

【詩·周南】不盈傾筐。

【傳】傾筐,畚屬,易盈之器也。又【小雅】承筐是將。

【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宮。

【註】似筐,故曰戴筐。

又牀名。

【莊子·齊物論】與王同筐牀,食芻豢。

【註】司馬云:筐牀,安牀也。崔云:筐,方也。一曰正牀也。

又地名。

【左傳·文十一年】夏,叔仲惠伯會晉郤缺于承筐。 【集韻】作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筐字的字形演變


曶鼎(金)
西周中期

尹氏貯良簠(金)
西周晚期

禹鼎(金)
西周晚期

㝬叔簠(金)
西周晚期

望2.48(楚)

說文‧匚部

說文或體

老子乙前9上(隸)
西漢

定縣竹簡42(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祀三公山碑(隸)
東漢

夏承碑(隸)
東漢

楷書

筐字的象形文

讀音:fā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說文籀文;

小篆匚;

小篆匡;

小篆筐

讀音:fāng

“匚” 是個部首字。本指盛東西的 “筐” 。《說文》: “匚,受物之器。象形。” “匚” 也是 “匡” 和 “筐” 的初文。甲骨文、金文、“說文籀文”的“匚”寫作: “” 。雖然由簡到繁, 但都表示凹型盛器。 “匡”金文寫作“” , 或在外框線中加飾紋, 或在“匚”中加聲符,此時已讀作“kuāng” ,字義也有了匡正、糾正的含義。小篆在規範字形時寫作“” , 《說文》: “匡, 飯器, 筥也” 。 又因筐是竹子編製而成, 故在“匡” 上加“竹”字, 寫作“” , 專指竹編筐形盛器。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筐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筐
中国大陆
台湾 筐
台湾
香港 筐
香港
日本 筐
日本
韩国 筐
韩国
旧字形 筐
旧字形

筐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匩或从竹。今人亦分匡筐爲二義。

筐字解釋

筐字基本屬性

  1. 筐的部首:竹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hsmg

  2. 四角號碼:88711鄭碼查詢:mhcBig5編碼:B5A8gb2312碼:BFF0

  3. uni-code:基本区 U+7B50首尾分解:⺮匡部件分解:竹匚王

  4. 造字法:形声;从竹、匡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匡筺匩匡匡 𥮟 筺匩匡

筐字基本含義

  1. 竹子或柳條等編成的盛東西的器具:~子。土~。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