斄字康熙字典熱度:53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í,tái,【漢字註音】ㄌㄧˊ

【語音朗讀】

【卯集下】【攴】【斄字五行屬】

【卯集下】【攴字部】

〔古文〕𠩬【集韻】湯來切,同邰。

【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斄,周后稷所封。

【註】同邰。◎按字彙又音離,訓斄牛,非是。集韻,犂牛字从𥝢。犂字从𥝢,作𥝢下𠩬。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斄字的字形演變


𧽙鼎(金)
西周晚期

說文古文

說文‧犛部

成山宮渠斗(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斄字的金文


𧽙鼎西周晚期集成2815

斄字的象形文

讀音:lí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𠭰;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說文古文斄;

小篆厘;

小篆𣁟;

小篆𠩺;

小篆𠭰;

小篆斄;

隸書

讀音:lí

“釐” 的本義是豐收的喜悅。商甲骨文1-2象人手持杆杖為麥子脫粒。為了強調麥粒在穗上,用短橫指在麥梢上。甲骨文3幹脆把麥穗畫出來,四周的小點表示脫落的麥粒。金文1-2加兩隻手和一個“子” (孩子)形,表示有了糧食就可以養孩子,自然心情喜悅。金文3和小篆1下邊是一 “裏” 字,使“釐”成為 “從𠩺, 裏聲” 的形聲字。 古人認為收糧食和養孩子是治家的不二之法, 所以引申為治理; 又借作量詞毫厘細微筆畫的 “𣁟” (厘) (見小篆2)。漢隸書( 《王舍人碑》 )用平直的筆畫改變了篆書的特征而成為今文。

“斄”字指卷曲的毛, 引申犛牛。 “說文古文” 、小篆寫作“” ,字形與字義不匹配。當是假借字。待考。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斄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斄
中国大陆
台湾 斄
台湾
香港 斄
香港
韩国 斄
韩国
旧字形 斄
旧字形

斄字說文解字

【卷二】【犛】

『說文解字』

彊曲毛,可以箸起衣。从犛省,來聲。𠩬,古文斄省。洛哀切文三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斄)彊曲毛也。也依廣韵補。可㠯箸起衣。箸同褚。裝衣也。王莽傳。以氂裝衣。師古曰。毛之彊曲者曰氂。以裝褚衣。令其張起也。按此氂皆斄之誤。劉屈氂亦當本作屈斄。屈斄謂彊曲毛也。从犛省。來聲。洛哀切。舊音力之切。一部。

(𠩬)古文斄省。

斄字解釋

斄字基本屬性

  1. 斄的部首:攴部外筆畫:15筆畫總數:19倉頡號碼:jkmdo

  2. 四角號碼:58298鄭碼查詢:bdooBig5編碼:F248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58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氂𠩬䋱 氂 𠩬 𣀗 𣮉䋱 氂 𠩬 𣀗 𣮉𠩬

斄字基本含義

1. 斄 [lí]2. 斄 [tái]

斄 [lí]
  1. 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

  2. 犛牛:“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雲。”

斄 [tái]
  1. 古同“邰”,古邑名,在今中國陝西省武功縣南。

  2. 古縣名,秦置,在今中國陝西省武功縣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