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字康熙字典熱度:122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ān,dàn,【漢字註音】ㄕㄢ

【語音朗讀】

【未集下】【肉】【膻字五行屬金】

【未集下】【肉字部】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𠀤音袒。

【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詩膻裼暴虎。◎按詩鄭風,今作襢。

【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𠀤尸連切,音羶。

【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𦏫。

【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21

膻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肉部

楷書

膻字的象形文

讀音:shā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

小篆羴;

小篆羶;

小篆膻;

隸書

讀音:shān

“羴”本指羊身上的羴臭味。 《說文》: “羴, 羊臭也。 ” 甲骨文、金文寫作“ , 用兩隻、三隻或四隻羊來表示群羊。群羊比單隻羊的氣味更濃烈。小篆除繼承甲、金文結構寫作“”外, 另造一“從羊, 亶聲” 的形聲字“” 。 為表示 “羴”並非僅指羊的臭味, 也指肉變質後的氣味, 故將“羶”字左邊的“羊”換成“肉” (月)而作“” (膻)字。 如今“膻” 已取代 “羴”成通用字。隸書寫作“”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膻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膻
中国大陆
台湾 膻
台湾
香港 膻
香港
日本 膻
日本
韩国 膻
韩国
旧字形 膻
旧字形

膻字說文解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肉膻也。从肉亶聲。《詩》曰:“膻裼暴虎。”徒旱切

《說文解字注》

(膻)肉膻也。釋訓、毛傳皆云:襢裼,肉襢也。李巡云:脫衣見體曰肉襢。孫炎云:襢,去裼衣。按多作襢、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素問膻中,謂氣海。从肉亶聲。徒旱切。十四部。詩曰:膻裼暴虎。鄭風文,今詩作襢,作袒。

膻字解釋

膻字基本屬性

  1. 膻的部首:肉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bywm

  2. 四角號碼:70216鄭碼查詢:qskaBig5編碼:EDE8gb2312碼:EBFE

  3. uni-code:基本区 U+81BB首尾分解:月亶部件分解:月亠囗口日一

  4.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羶胆胆 羶 䍹 𦏫 𦏬 𦏭

膻字基本含義

1. 膻 [shān]2. 膻 [dàn]

膻 [shān]
  1. 像羊肉的氣味:~氣。~味。腥~。

膻 [dàn]
  1. 袒露。

  2. 胸中:~中(a.中醫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處;b.針灸穴位名,位於前胸部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