攺字康熙字典熱度:58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ǐ,【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卯集下】【攴】【攺字五行屬】

【卯集下】【攴字部】

【廣韻】詳里切【集韻】養里切,【韻會】羊己切,𠀤音以。

【說文】㱾𢻰大剛卯,以逐鬼魅也。从攴巳聲。○按《前漢·王莽傳》《後漢·輿服志》俱不言剛卯。又名㱾𢻰,蓋闕載也。徐鉉音古亥切,與攺同音,非是。

又【集韻】象齒切,音似。義同。

【說文】从攴作𢻰。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攺字的字形演變


乙7030(甲)

前4.27.2(甲)

攺盨(金)
西周晚期

郭.六.19(楚)

上(1).孔.12(楚)

說文‧攴部

縱橫家書39(隸)
西漢

新嘉量二(篆)
新莽

熹.易.井(隸)
東漢

楷書

攺字的甲骨文


乙7030合14賓組

前4.27.2合36418黃組

前4.31.6合36909無名黃間

前5.10.6合39465黃組

前5.17.6合39468黃組

前5.38.4合39466黃組

前5.39.8合36423黃組

菁11.14合30696

京津5278合39469黃組

明1912合39472

攺字的金文


攺盨西周晚期集成4414

攺字的象形文

讀音:gǎi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1;

金文2;

侯馬盟書;

小篆改;

小篆孜;

小篆攺;

隸書

讀音:gǎi

古文字中有一組字很複雜。 初文是 “𢻫” 今作 “施” , 甲骨文寫作“” 或 “”。 前者右邊是 “蛇” 的形狀, 左邊是手持武器做打擊狀,四周的小點表示打出的血; 後者左邊是 “巳” 也是孩子的 “子” 字,與表示打的符號 “攴” (讀pū)合起來,會意古時的 “棍棒教育” , 使孩子改過。 金文同後者寫作 “” 。 《侯馬盟書》寫作“” , 這是小篆誤將 “巳” 作 “己” 的參證。 小篆將其劃分為 “”(改) 、 “” (改) 、 “” (孜)三個字。 而“𢻫” 字又演化出 “施”字。今多用 “改” 。“改” 是變更,改正。《說文》對幾個字的解釋是:“改,更也。從攴、己。” “改,大剛卯,以逐鬼魅。從攴,巳聲” “孜,汲汲也。從攴,子聲。”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攺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攺
中国大陆
台湾 攺
台湾
日本 攺
日本
韩国 攺
韩国
旧字形 攺
旧字形

攺字說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㱾攺,大剛卯,以逐鬼鬽也。从攴巳聲。讀若巳。古亥切

『說文解字注』

(攺)㱾攺,大剛卯,㠯逐鬼鬽也。見殳部。从攴巳聲。讀若巳。余止切。一本作古亥,非。一部。已,小徐作㠯。

攺字解釋

攺字基本屬性

  1. 攺的部首:攴部外筆畫:3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ruok

  2. 四角號碼:78740鄭碼查詢:yybm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53A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𢻰改 㱼 𢻰 𢻰

攺字基本含義

  1. 〔㱾(gāi)~〕古代用以驅鬼避邪的佩物,用金屬或玉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