尨字康熙字典熱度:162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óng,máng,【漢字註音】páng,máng,méng

【語音朗讀】

【寅集上】【尢】【尨字五行屬水】

【寅集上】【尢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莫江切,音茫。

【說文】犬多毛者。从犬彡。

【徐曰】彡,毛長也。

【詩·召南】無使尨也吠。

【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又雜也。

【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又衣之尨服,遠其躬也。

【註】尨,雜色。

又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左傳·僖五年】狐裘尨茸。

【註】尨茸,亂貌。又【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 【說文】尨。在犬部,从犬从彡。

【毛氏曰】尨,狗也。已从犬,又加犭作狵,非。


考證:〔【左傳·僖四年】狐裘尨茸。〕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尨字的字形演變


前4.52.3(甲)

秦13.2(楚)

說文‧犬部

楷書

尨字的象形文

讀音:má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

古璽文;

小篆;

隸書

讀音:máng

“尨”是長毛狗。 《說文》: “尨, 犬之多毛者。”甲骨文寫作 “”,正象腹有長毛的狗, 十分象形。 “古璽文”寫作 “” , 已不如甲骨文直觀,但上邊是犬形,下邊是多毛的尾巴,仍有長毛狗的特征。小篆寫作“” , 犬形已從畫過渡到字, 長毛長在何部位已不重要, 正是《說文》稱為 “從犬, 從彡” 的原因。 隸書據小篆結構寫作 “”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尨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尨
中国大陆
台湾 尨
台湾
香港 尨
香港
日本 尨
日本
韩国 尨
韩国
旧字形 尨
旧字形

尨字說文解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犬之多毛者。从犬从彡。《詩》曰:“無使尨也吠。”莫江切

『說文解字注』

(尨)犬之多毛者。釋嘼、毛傳皆曰:尨,狗也。此渾言之。許就字分別言之也,引伸為雜亂之偁,小戎箋曰蒙尨是也。牛白黑雜毛曰牻,雜語曰哤,皆取以會意。從犬彡。會意。从犬彡。會意。彡以言其多毛也。莫江切。九部。詩曰:無使尨也吠。召南野有死麇文。

尨字解釋

尨字基本屬性

  1. 尨的部首:尢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ikuh

  2. 四角號碼:43014鄭碼查詢:gmBig5編碼:CAB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C28首尾分解:龙丿部件分解:龙丿丿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包围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狵 庬

尨字基本含義

1. 尨 [lóng]2. 尨 [máng]3. 尨 [méng]4. 尨 [páng]

尨 [lóng]
  1. 古同“龍”。

尨 [máng]
  1. 多毛的狗。

  2. 雜色:“衣之~服。”

尨 [méng]
  1. 〔~茸〕蓬亂的樣子,如“孤裘~~。”

尨 [páng]
  1. 古通“龐”,高大:“虎見之,~然大物也。”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