餠字康熙字典熱度:53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bǐng,【漢字註音】ㄅㄧㄥˇ

【語音朗讀】

【戌集下】【食】【餠字五行屬】

【戌集下】【食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必郢切【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

【說文】麫餈也。

【釋名】餠,幷也,溲麫使合幷也。

【揚子·方言】餠謂之飥,或謂之餦,或謂之餛。

【文選】束晳有餠賦。

又水引餠。

【齊書·何戢傳】太祖好水引餠,戢令婦女躬執事以進。

【正字通】卽今之水麫也。

又【正韻】亦作䴵。

【世說新語】何平叔美姿儀。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日與熱湯䴵,汗出,色轉皎然。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餠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食部

楷書

餠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餠
中国大陆
台湾 餠
台湾
日本 餠
日本
韩国 餠
韩国
旧字形 餠
旧字形

餠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餠)麪餈也。麥部曰。麪、麥末也。麪餈者、餠之本義也。方言曰。餠謂之飥、或謂之餦、或謂之餛是也。从𠊊。𢆙聲。必郢切。十一部。

餠字解釋

餠字基本屬性

  1. 餠的部首:食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oiyjj

  2. 四角號碼:82741鄭碼查詢:oxae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92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餅

餠字基本含義

  1. 古同“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