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字康熙字典熱度:77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wéi,【漢字註音】ㄨㄟˊ

【語音朗讀】

【未集中】【糸】【維字五行屬】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𠀤音惟。

【說文】車蓋維也。

又【博雅】係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維,繫也。

【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

【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又【詩·小雅】四方是維。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

【註】維,猶連結也。

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

【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

【註】維,所以繫船。

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又【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綱也。

又【爾雅·釋詁】伊維侯也。

【註】發語辭。

【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維糸,繫也。唯从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

【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又於恭切,音雍。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

【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反。


考證:〔【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網也。〕 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爾雅·釋詁】維,伊維也。〕 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9

維字的字形演變


宰椃角(金)
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虢季子白盤(金)
西周晚期

蔡侯墓殘鐘四十七片(金)
春秋晚期

曾123(楚)

說文‧糸部

繹山碑(篆)

孫臏312(隸)
西漢

武威簡.士相見8(隸)
西漢

熹.易.解(隸)
東漢

楷書

維字的金文


宰椃角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9105

蔡侯墓殘鐘四十七片春秋晚期集成224

蔡侯墓殘鐘四十七片春秋晚期集成224

虢季子白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3

維字的象形文

讀音:wéi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

古陶文;

古璽文;

楚簡;

小篆;

漢帛書;

隸書

讀音:wéi

“維” 是拴東西的大繩。《說文》 : “維,車蓋維也。從糸,隹聲。”甲骨文寫作“” (隹, 讀zhuī, 本指短尾鳥), 用“隹”代“維”是文字形成初期因字數少、 表義多而借代的常見現象。 金文寫作“” ,增加了 “” (糸, 讀mì, 絲或繩形)和 “” (攴, 讀pū, 手持物)的字素, 組合起來表示 “維”是用手和繩的動作。 小篆規範筆畫後寫作“” ,既是 “從糸,隹聲” 的形聲字又是用 “糸” (繩)栓住 “隹” (鳥)的會意字。隸書(漢帛書、 《衡方碑》 )寫作“”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維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維
中国大陆
台湾 維
台湾
香港 維
香港
日本 維
日本
韩国 維
韩国
旧字形 維
旧字形

維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車蓋維也。从糸隹聲。以追切

『說文解字注』

(維)車葢維也。車葢之制,詳於考工記。而其維無考。許以此篆專系之車葢,葢必有所受矣。引申之,凡相系者曰維,韍維、綬維是也。管子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从糸隹聲。以追切。十五部。

維字解釋

維字基本屬性

  1. 維的部首:糸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vfog

  2. 四角號碼:20915鄭碼查詢:zniBig5編碼:BAFBgb2312碼:CEAC

  3. uni-code:基本区 U+7DA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纟、隹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维

維字基本含義

  1. 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