忯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忯字的字形演變
忯字說文解字
忯的基本解釋
忯
【繁體漢字】忯,【漢語拼音】qí,shì,【漢字註音】ㄑㄧˊ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忯字五行屬】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岐。
【玉篇】敬也,愛也。
又【廣韻】是支切【集韻】【類篇】常支切,𠀤音匙。忯㥴,不憂事也。
又【集韻】盈之切,音飴。忯忯,和適也。
又【五音集韻】掌氏切,音紙。
【爾雅·釋言】恀怙,恃也。或从氏。
又上紙切,音是。恃事日恀。或从氏。
又待禮切,音弟。忯忯,愛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愛也。从心氏聲。巨支切
『說文解字注』
(忯)㤅也。㤅各本作𢜤。今正。釋訓曰。忯忯、𢜤也。按忯忯字不見於詩書。从心。氏聲。巨支切。十六部。
忯的部首:心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phvp
四角號碼:92040鄭碼查詢:urhBig5編碼:CAE1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5FE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恀
1. 忯 [qí]2. 忯 [shì]
敬。
愛。
古同“恀”。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贤粅𦽂嗄𣩧𥠵𥠴綃𤾉䑭襓辸𪁤𠨠𧨶晖瓒兔𦐫䑯𥒑㒥𨗢黃聽𢰁䕕薾𨟥线褭𧇼祟𧎤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