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兌
【繁體漢字】兌,【漢語拼音】duì,ruì,【漢字註音】ㄉㄨㄟˋ
【語音朗讀】
【子集下】【儿】【兌字五行屬】
【子集下】【儿字部】
【唐韻】杜外切【集韻】【韻會】徒外切,𠀤尵去聲。
【說文】兌,說也。
【易·兌卦】兌亨利貞。
【釋名】物得備足,皆喜悅也。又【韻會】穴也,直也。又【正韻】易兌爲澤。澤者,水中之鍾聚也。又【荀子·議兵篇】仁人之兵,兌則若莫邪之利鋒。
【註】兌猶聚也。與隊同。又【正韻】貤易也。
【唐·丁芝仙詩】十千兌得餘杭酒。又【集韻】俞芮切,音睿。
【史記·天官書】三星隨北端兌。《漢書》兌作銳。又【集韻】【韻會】𠀤吐外切,音娧。
【詩·大雅】行道兌矣。
【毛傳】兌,成蹊也。
【註】兌,通也。又【集韻】徒活切,音奪。
【史記·趙世家】趙與燕易土,以龍兌與燕。又【正韻】魚厥切,音月。
【禮·學記】兌命曰:與說同。
【韻會】悅或作說,亦作兌。尵字原刻从𡯂。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卷八】【儿】
《說文解字》
說也。从儿㕣聲。大外切〖注〗臣鉉等曰:㕣,古文兖字,非聲。當从口从八,象气之分𢿱。《易》曰:“兑,爲巫爲口。”
《說文解字注》
(兌)說也。說者今之悅字。其義見易。大雅:行道兌矣。傳曰:兌,成蹊也。松柏斯兌。傳曰:兌,易直也。此引伸之義。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爲閱字,閱同穴。从儿㕣聲。㕣與沇古同字同音,兊爲㕣聲者,古合音也。大外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