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字康熙字典熱度:63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duì,ruì,【漢字註音】ㄉㄨㄟˋ

【語音朗讀】

【子集下】【儿】【兌字五行屬】

【子集下】【儿字部】

【唐韻】杜外切【集韻】【韻會】徒外切,𠀤尵去聲。

【說文】兌,說也。

【易·兌卦】兌亨利貞。

【釋名】物得備足,皆喜悅也。又【韻會】穴也,直也。又【正韻】易兌爲澤。澤者,水中之鍾聚也。又【荀子·議兵篇】仁人之兵,兌則若莫邪之利鋒。

【註】兌猶聚也。與隊同。又【正韻】貤易也。

【唐·丁芝仙詩】十千兌得餘杭酒。又【集韻】俞芮切,音睿。

【史記·天官書】三星隨北端兌。《漢書》兌作銳。又【集韻】【韻會】𠀤吐外切,音娧。

【詩·大雅】行道兌矣。

【毛傳】兌,成蹊也。

【註】兌,通也。又【集韻】徒活切,音奪。

【史記·趙世家】趙與燕易土,以龍兌與燕。又【正韻】魚厥切,音月。

【禮·學記】兌命曰:與說同。

【韻會】悅或作說,亦作兌。尵字原刻从𡯂。


考證:〔【史記·天官書】隨北端兌。〕 謹照史記原文隨北上增三星二字。註索隱曰兌作銳。謹按作銳者漢書天文志,非索隱也。謹將註索隱曰改爲漢書二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兌字的字形演變


甲626(甲)

三年師兌簋(金)
西周晚期

郭.老乙.16(楚)

說文‧儿部

睡.日甲5(隸)

相馬經5上(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郙閣頌(隸)
東漢

熹.易.說卦(隸)
東漢

楷書

兌字的甲骨文


甲626合28801無名組

甲2007合28664

後2.9.12合28067無名組

佚437合38151

摭續295合39428

粹1154合27945無名組

鄴3下.37.5合28663無名組

庫1744合41516

京都782合26184

兌字的金文


䵼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168

元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275

三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318

兌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兌
中国大陆
台湾 兌
台湾
香港 兌
香港
日本 兌
日本
韩国 兌
韩国
旧字形 兌
旧字形

兌字說文解字

【卷八】【儿】

《說文解字》

說也。从儿㕣聲。大外切〖注〗臣鉉等曰:㕣,古文兖字,非聲。當从口从八,象气之分𢿱。《易》曰:“兑,爲巫爲口。”

《說文解字注》

(兌)說也。說者今之悅字。其義見易。大雅:行道兌矣。傳曰:兌,成蹊也。松柏斯兌。傳曰:兌,易直也。此引伸之義。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爲閱字,閱同穴。从儿㕣聲。㕣與沇古同字同音,兊爲㕣聲者,古合音也。大外切。十五部。

兌字解釋

兌字基本屬性

  1. 兌的部首:儿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crhu

  2. 四角號碼:80212鄭碼查詢:ojrdBig5編碼:A749gb2312碼:B6D2

  3. uni-code:基本区 U+514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兑銳兊兑兊兊 兑 𠏮 𠫞 銳兑兊兑兊

兌字基本含義

1. 兌 [duì]2. 兌 [ruì]3. 兌 [yuè]

兌 [duì]
  1. 同“兌”。

兌 [ruì]
  1. 同“兌”。

兌 [yuè]
  1. 同“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