矌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矌的基本解釋
矌
【繁體漢字】矌,【漢語拼音】kuàng,guō,【漢字註音】ㄎㄨㄤˋ
【語音朗讀】
【午集中】【目】【矌字五行屬】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韻】【集韻】𠀤苦謗切,音曠。
【玉篇】目無眹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目無色也。
又【集韻】光鑊切,光入聲。
【類篇】張目貌。
又【倉頡篇】矖矌,視貌。
【江淹·雜體詩】矖矌盡都甸。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矌的部首:目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19倉頡號碼:buitc
四角號碼:60086鄭碼查詢:ltgBig5編碼:F474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7C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
1. 矌 [kuàng]2. 矌 [guō]
瞎:“打這廝鼻凹眼~。”
眼睛張大的樣子。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巛𦃓𣷨犎𤸄绮𨑩办𠲳䎔𦆫𢾓禡𠜲鰷媰劇䯮𤣋鋉𨅜溓䣍𧜇𡡖𥊐𪘪儀𠍨䍗頣𡳻㓖𩍝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