蘩字康熙字典熱度:48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fán,【漢字註音】ㄈㄢˊ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蘩字五行屬木】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附袁切,音煩。

【玉篇】白蒿也。

【爾雅·釋草】蘩,皤蒿。

【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

【詩·周南】于以采蘩。又【豳風】采蘩祁祁。

【傳】蘩所以生蠶。

【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又【韻補】汾沿切。

【左思·蜀都賦】攢蔣叢蒲,淥菱江蓮。雜以蘊藻,揉以蘋蘩。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蘩字的字形演變


𦾴罍(金)
西周早期

說文‧艸部

一號墓竹簡162(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蘩字的金文


𦾴罍西周早期集成9822

蘩字的象形文

讀音:fán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蘩;

小篆緐;

小篆𦅳;

小篆𦾴;

小篆蘩;

隸書

讀音:fán

“繁” 的古文是“緐” 。 金文、 小篆寫作 “” , 字形雖略有不同, 但均由表示 “母、 女” 的 “每” 和 “女” 等女性字符及表示絲,線的 “糸” (讀mì)組成。本義是女人紡絲線是件繁忙複雜的事。也有學者認為是女人編結頭上的發辮很繁複。此義被《說文》稱為:“緐,馬髦飾也。” 變成了為馬編結馬鬃。此字春秋後另加 “糸” 字,將“緐” 訛作 “敏” 而成“繁” 。

“蘩”是指一種叫作白蒿的可食用的草。《說文》: “蘩,白蒿也。”金文寫作 “” , 四周是草莽的 “茻” , 中間是表示女人繁忙的 “繁” 。 小篆除將“艸”代替了 “茻” 以外, 還隨“緐、 繁” 寫作 “” , 成為“從艸,繁聲” 的形聲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蘩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蘩
中国大陆
台湾 蘩
台湾
香港 蘩
香港
日本 蘩
日本
韩国 蘩
韩国
旧字形 蘩
旧字形

蘩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蘩”字头,请参考“𦾴”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白蒿也。从艸繁聲。附袁切

《說文解字注》

(𦾴)白蒿也。釋艸、豳毛傳同。召南傳曰:皤蒿也。皤亦白也。夏小正曰:繁,由胡。由胡者,繁母也。繁,旁勃也。豆實也。故記之。从艸䋣聲。附袁切。十四部。儀禮采緐,假緐字爲之,籒文作𧄫。

蘩字解釋

蘩字基本屬性

  1. 蘩的部首:艸部外筆畫:17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tokf

  2. 四角號碼:44903鄭碼查詢:emmzBig5編碼:F5FCgb2312碼:DEC0

  3. uni-code:基本区 U+8629首尾分解:艹繁部件分解:艹母攵幺小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𦾴𧄫 𦾴 𦾴

蘩字基本含義

  1. 白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