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贔
【繁體漢字】贔,【漢語拼音】bì,【漢字註音】ㄅㄧˋ
【語音朗讀】
【酉集中】【貝】【贔字五行屬】
【酉集中】【貝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𠀤平秘切,音備。
【玉篇】贔屓,作力貌。
【張衡•西京賦】巨靈贔𠩠。
【註】贔𠩠,作力之貌。
【左思•吳都賦】巨鼇贔負,首冠靈山。
【註】贔負,用力壯貌。
又【類篇】贔𠫍,鼇也。一曰雌鼇爲贔。
【本草】贔屭,大龜,蟕蠵之屬,好負重。或名𧈢𧏡。今石𥓓下龜跌象其形。
【嶺南異物志】贔𠫍作係臂。
又與奰同。
【詩•大雅】內奰于中國。
【傳】奰,怒也。不醉而怒曰奰。
【疏】正義曰:西京賦云:巨靈奰屭,以流河曲。則奰者怒而目作氣之貌,不醉而怒者,承上醉字也。
【註】贔𠫍,作力之貌。〕謹按𠫍字《集韻》《廣韻》《玉篇》俱作𠩠,自當以𠩠爲正今贔字。註所引贔負者三負字明係𠩠字之譌。謹照原文改𠩠所引𠫍字與𠫍字𠀤謹改𠩠字。又𡚤𩖏。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贔”是“奰” 的後起字,“奰” 由三個獨目的大人組成,或是遠古先民看到力大身沉的海龜聯想到巨神形象。後為書寫方便小篆作“” (𡚤)。由於海龜的沉穩力大,後被塑造成身負石碑的 “贔屭” (讀bì、xì) ,並因其出入於大海而被神化為龍的兒子。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贔的部首:貝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21倉頡號碼:bcbcc
四角號碼:60886鄭碼查詢:lollBig5編碼:F653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8D1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貝貝貝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赑赑 𩖏
〔~屭(xì)〕a.用力的樣子;b.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舊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