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字康熙字典熱度:144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ì,【漢字註音】ㄧˋ

【語音朗讀】

【未集中】【羽】【翳字五行屬土】

【未集中】【羽字部】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殪。

【說文】華蓋也。

【廣韻】羽葆也。

【急就篇註】翳,謂凡鳥羽之可隱翳者也。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隱翳,因名爲翳。一曰華蓋,今之雉尾扇,是其遺象。

又【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

【註】翳,猶屏也。一曰滅也。

又【揚子·方言】翳,掩也。

【註】謂掩覆也。

【廣雅】翳,障也。

【廣韻】隱也,蔽也。

【類篇】䕃也。

又【詩·大雅】其菑其翳。

【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爲翳。

又【廣韻】雨師謂之荓翳。

【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

【註】雷師也。

又【玉篇】鳥名也,似鳳。

【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鳥。

【註】鳳屬也。

【屈原·離騷】駟玉虯而乗翳。

又【潘岳·射雉賦序】習媒翳之事。

【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

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𠀤音鷖。義同。

又【集韻】【韻會】一結切【正韻】於歇切,𠀤音謁。

【左思·魏都賦】桃李䕃翳。叶音咽。


考證:〔【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焉。〕 謹照原文翳焉改翳鳥。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翳字的字形演變


𦑄父鼎(金)
西周早期

說文‧羽部

孫子76(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
東漢

楷書

翳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翳
中国大陆
台湾 翳
台湾
香港 翳
香港
日本 翳
日本
韩国 翳
韩国
旧字形 翳
旧字形

翳字說文解字

【卷四】【羽】

『說文解字』

華蓋也。从羽殹聲。於計切

『說文解字注』

(翳)華葢也。司馬相如傳曰。泰山梁父設壇場。望華葢。劉歆遂初賦。奉華葢於帝側。西京賦。華葢承辰。薛綜曰。華葢星覆北斗。王者法而作之。蔡邕曰。凡乗輿車皆羽葢金華爪。張衡賦曰。羽葢葳㽔。葩瑵曲莖。又曰。樹翠羽之高葢。薛綜云。羽葢、以翠羽覆車葢也。按以羽故其字从羽。翳之言蔽也。引伸爲凡蔽之偁。在上在旁皆曰翳。从羽。殹聲。於計切。十五部。

翳字解釋

翳字基本屬性

  1. 翳的部首:羽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sesmm

  2. 四角號碼:77127鄭碼查詢:hmyyBig5編碼:C16Bgb2312碼:F4E8

  3. uni-code:基本区 U+7FF3首尾分解:殹羽部件分解:匚矢几又习习

  4. 造字法:形声;下形上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医瞖鷖医 鷖 𩭅 瞖 𦒭

翳字基本含義

1. 翳 [yì]

翳 [yì]
  1. 用羽毛做的華蓋。

  2. 遮蔽,障蔽:蔭~。~蔽。~障。~然。

  3. 掩蔽物:“兵不解~”。

  4. 眼角膜上所生障礙視線的白斑:白~。

  5. 古同“殪”,樹木枯死,倒伏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