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字康熙字典熱度:208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ū,【漢字註音】ㄕㄨ

【語音朗讀】

【辰集下】【歹】【殊字五行屬金】

【辰集下】【歹字部】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𠀤音殳。

【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

【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

【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字林》云死也。

【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

又絕也。

【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

【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

【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

【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

又斷絕也。

【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又傷而未絕也。

【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又別也,異也。

【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塗。

【禮·大傳】殊𡽪號,異器械。

又過也。

【後漢·梁竦傳】母氏年殊七十。

【註】殊,猶過也。

又語詞。

【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又殊庭,蓬萊仙人庭也。

【前漢·郊祀志】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

又叶時流切,音酬。

【陳琳詩】沈淪衆庶閒,與世無有殊。紆鬱懷傷結,舒展有何由。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殊字的字形演變


合17055正(甲)

合10406反(甲)

說文‧歹部

縱橫家書190(隸)
西漢

武威簡.服傳10(隸)
西漢

楊統碑(隸)
東漢

魏受禪表(隸)
曹魏

楷書

殊字的象形文

讀音:zhū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小篆朱;

小篆殊;

小篆珠;

小篆株;

隸書

讀音:zhū

“朱”字說解不一,但作為 “殊、株、珠” 的初文尚無異議。“朱” 字甲骨文、 金文分別寫作 “” , 或因其“” 中有一圓點而釋作串珠之“珠” ,或因其象一株樹木而釋其為量詞 “株” ,或因其木中一橫有砍斷義而釋其為殊殺之“殊” , 或因金文加 “穴”寫作“” 而釋礦物朱砂之朱。《說文》稱: “朱,赤心木……”其實文字之初,因其數量有限而混用借用,造成同音互借,字義不穩。在長期使用中不斷發展演變,初文本義往往泯失。 隸書(漢《曹全碑》 )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殊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殊
中国大陆
台湾 殊
台湾
香港 殊
香港
日本 殊
日本
韩国 殊
韩国
旧字形 殊
旧字形

殊字說文解字

【卷四】【歺】

『說文解字』

死也。从歺朱聲。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市朱切

『說文解字注』

(殊)死也。凡漢詔云殊死者,皆謂死罪也。死罪者首身分離,故曰殊死。引伸爲殊異。从𣦵朱聲。市朱切。四部。一曰𣃔也。各本無此四字,依左傳釋文補。𣃔與死本無二義,許以字從𣦵,故以死爲正義,凡物之𣃔爲别一義。左傳曰:武城人塞其前,𣃔其後之木而弗殊。邾師過之,乃推而蹷之。史蘇秦列傳:刺蘇秦不死,殊而走。按弗殊者,謂不絕也。不死殊而走者,謂人雖未死,創已決裂也。皆𣃔之說也。宣帝詔曰: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凡言殊異、殊絕皆引伸之義。殳部曰:以杖殊人。謂隔遠敵仇不得近,亦是𣃔義。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按殊之者,絕之也。所謂别異蠻夷。此舉漢令證𣃔義。而裴駰以來皆謂殊之爲誅死。夫蠻夷有罪,非能必執而殺之也,而顧箸爲令哉。今鍇本作當殊之市。多市字,此由張次立以鉉本改鍇本,誤以鉉本市朱切市字系殊之下,其可笑有如此者。

殊字解釋

殊字基本屬性

  1. 殊的部首:歹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mnhjd

  2. 四角號碼:15290鄭碼查詢:armkBig5編碼:AEEDgb2312碼:CAE2

  3. uni-code:基本区 U+6B8A首尾分解:歹朱部件分解:歹朱

  4. 造字法:形声;从歹、朱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𡥛

殊字基本含義

  1. 不同:~途同歸。懸~。

  2. 特別,很:~功。~榮。~勳。特~。

  3. 斷,絕:~死。

  4. 超過:“母氏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