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字康熙字典熱度:132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ì,【漢字註音】ㄙˋ

【語音朗讀】

【子集下】【儿】【兕字五行屬金】

【子集下】【儿字部】

〔古文〕𠒅𧰽【唐韻】徐姊切【集韻】【韻會】序姊切,𠀤音祀。

【說文】狀如野牛而靑。象形。本作𤉡。

【爾雅·釋獸】兕似牛。

【註】一角,靑色,重千斤。

【疏】其皮堅厚,可制甲。交州記,角長三尺餘,形如馬鞭柄。

【儀禮·鄕射禮】大夫兕中各以其物獲。

【註】兕,獸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兕甲六屬。又,兕甲壽二百年。

【韻會】陸佃云:兕善抵觸,故先王制罰爵以爲酒戒。

【詩·周南】我姑酌彼兕觥。

【傳】兕觥,角爵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兕甲六屬。

【註】兕甲壽二百年。〕 謹按下句亦考工記正文,非註也。註字謹改爲又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兕字的字形演變


甲620(甲)

甲622(甲)

乙764(甲)

佚518背(甲)

說文古文

說文‧𤉡部

睡.日甲157背(隸)

老子乙186上(隸)
西漢

孔宙碑(隸)
東漢

楷書

兕字的甲骨文


甲620合33375歷組

甲622合33208賓組

甲840合32718無名組

甲1633合30995何組

甲1635合28390

甲1915合28395何組

甲3584合28403

甲3939合37398無名黃間

乙764合10407賓組

乙8049合974賓組

京津4030合32631歷組

京津1466合10430賓組

佚427

佚518背

佚635合28414

前7.34.1合10398賓組

燕410合10350

粹937合10417賓組

粹941合10438

粹942合31880

粹942合31880

鄴初下.38.12合10430賓組

安2.3合2029

前1.19.6合35932

前1.19.6合35932

前1.19.6合35932

前2.13.4合37389

前2.27.1合37380黃組

前7.41.1合10410𠂤賓間

後2.38.5合28406無名組

前4.46.6合2851

掇1.421合32295歷組

京津4487合28401無名組

寧滬1.193合32603無名組

寧滬1.283合28411無名組

寧滬1.387合28392無名組

寧滬2.145合39460黃組

明藏205

餘5.2合10399賓組

兕字的象形文

讀音:s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甲骨文6;

說文古文;

小篆;

隸書1;

隸書2

讀音:sì

“兕”是古代的一種犀牛。《說文》: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 甲骨文正象頭生獨角的犀牛形象。因犀牛皮常用來製造武士的盔甲,所以 “說文古文”將兕寫作 “” , 上是犀牛皮帽, 下是 “兒” (人形)。 古代稱貫甲武士為“兕羆之士”或源於此。小篆保留了皮帽,卻使用了動物的四肢。隸書隨“說文古文”和小篆結構, 寫作“” , 以特有的波磔將“兕”從古文字中剝離出來。

注: 隸書的 “”下邊是表示豬字的 “豕” , 或是當時人們把兕看作大豬一樣的動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兕》

“兕”古指有角野牛,特指犀牛。《說文》稱: “兕如野牛而青。 ” 甲骨文寫作“”或“”均象頭生獨角的犀牛。又因犀牛皮主要用於古代武士的盔甲,故古文也寫作“” , 上邊的 “凹”是皮帽形, 下邊的“”是人形。古稱貫甲武士為兕羆之士即與此有關。小篆寫作“” , 保留了皮帽卻將古文的人形退回到動物的四肢形。這種進而複退的變化直接影響了隸書變革, 故產生了 “” 和 “”兩種寫法。

丁亥立秋燕人大熊

規格: 高91CM 寬56CM

兕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兕
中国大陆
台湾 兕
台湾
香港 兕
香港
日本 兕
日本
韩国 兕
韩国
旧字形 兕
旧字形

兕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从儿。葢亦謂其似人胻也。虎足亦與人足同,今字兕行而𧱃不行。漢𥛬作𠒊。經典釋文云:本又作𠒊。

兕字解釋

兕字基本屬性

  1. 兕的部首:儿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ssuu

  2. 四角號碼:77212鄭碼查詢:iyarBig5編碼:A8E1gb2312碼:D9EE

  3. uni-code:基本区 U+5155首尾分解:凹儿部件分解:凹儿

  4. 造字法:象形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雉𧰽𤉡𠒅雉 𠒃 𠒅 𠒊 𠙃 𤉡 𧣶 𧤄 𧰽 𧱃𧰽𤉡𠒅

兕字基本含義

  1. 〔~觥〕古代一種酒器。

  2. 古書上所說的雌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