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字康熙字典熱度:37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īng,【漢字註音】ㄧㄥ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嚶字五行屬】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𠀤音櫻。

【說文】鳥鳴也。

【詩·小雅】鳥鳴嚶嚶。

【爾雅·釋訓】嚶嚶,相切直也。

【註】嚶嚶兩鳥鳴,喩朋友切磋相正。

又【集韻】通作譻。

【張衡·思𤣥賦】鳴玉鸞之譻譻。


考證:〔【爾雅·釋訓】嚶嚶,相切直也。

【註】嚶嚶而鳥鳴。〕 謹照原文而鳥鳴改兩鳥鳴。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嚶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口部

晉祀后土殘碑(隸)

楷書

嚶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嚶
中国大陆
台湾 嚶
台湾
香港 嚶
香港
日本 嚶
日本
韩国 嚶
韩国
旧字形 嚶
旧字形

嚶字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鳥鳴也。从口嬰聲。鳥莖切

『說文解字注』

(嚶)鳥鳴也。小雅。鳥鳴嚶嚶。毛曰。嚶嚶、驚懼也。釋訓曰。丁丁嚶嚶、相切直也。鄭曰。嚶嚶、㒳鳥聲也。按詩。鳥鳴嚶嚶。出自幽谷。本不言何鳥。昔人因嚶嚶似離黃之聲。出谷遷喬亦似離黃出蟄土而登樹。故就嚶改鸎爲倉庚之名。唐試士以鸎出谷命題。本毛詩也。古者倉庚名離黃、名?黃、名楚雀、名黃栗畱、黃鸝畱。不名黃鸎。亦無鸎字也。惟高誘注吕覽曰。含桃、鸎桃。鸎鳥所含。陸璣詩疏云。黃鸝畱、豳州人謂之黃鸎。鸎字始見。要因其聲製字耳。果名、依高誘作鸎桃爲是。鄭注月令作櫻桃者、乃俗人所改。詩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毛公云。鶯然有文章也。鶯絶非鸎。唐人耕韵鶯注。鳥羽文也。鸎注。黃鸎也。一韵中可竝用。舊本唐詩黃鸎字皆如此。元明以後淺人乃謂古無鸎字。盡改爲鶯。而鶯失其本義。而昔人因嚶製鸎之理晦矣。玉篇。鶯、鳥有文。鸎、黃鳥也。分別亦是。而謂倉庚爲黃鳥。失詩之訓。毛詩黃鳥、非倉庚也。至集韵、類篇乃皆合鶯鸎爲一字。斯謂不識字。从口。嬰聲。烏莖切。十一部。

嚶字解釋

嚶字基本屬性

  1. 嚶的部首:口部外筆畫:17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rbcv

  2. 四角號碼:66044鄭碼查詢:jllzBig5編碼:C458gb2312碼:E0D3

  3. uni-code:基本区 U+56B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口、婴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譻嘤嘤 譻

嚶字基本含義

  1. 見“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