𤪌字康熙字典熱度:71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𤪌

【繁體漢字】𤪌,【漢語拼音】qí,【漢字註音】ㄑㄧˊ

【語音朗讀】

【午集上】【玉】【𤪌字五行屬】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韻】【集韻】渠之切【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其。

【說文】弁飾往往冒玉也。

【徐曰】謂綴玉於武冠,若棊子之列布也。

【玉篇】飾弁也。

又【集韻】或作璂。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𤪌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玉部

說文或體

楷書

𤪌字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弁飾,往往冒玉也。从玉綦聲。璂,𤪌或从基。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𤪌)弁飾也。往往冒玉也。上也字依詩音義補。弁師曰。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琪。鄭司農云。故書會作䯤。䯤讀如馬會之會。謂以五采束髮也。琪讀如綦車轂之綦。按許謂以玉飾弁曰琪。與司農說同。後鄭則易琪爲綦。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以爲飾、謂之綦。葢後鄭謂經琪字乃玉名。故易爲綦字。曹風。其弁伊騏。箋亦云騏當作綦。自用其周禮說也。許同先鄭說。往往、歴歴也。鄭云皪皪而處是也。从王。綦聲。渠之切。一部。

(璂)𤪌或从基。

𤪌字解釋

𤪌字基本屬性

  1. 𤪌的部首:玉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mgtcf

  2. 四角號碼:鄭碼查詢:cez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B U+24A8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